
【讀書筆記】努力但不費力 - 葛瑞格.麥基昂|溫蒂老師
2025 Aug 26 讀書筆記
✦ 【作者介紹】
這本書的作者是「葛瑞格.麥基昂」(Greg McKeown)
他有「史丹福大學MBA」學位、也是「專準主義」的推廣者」、「哈佛商業評論」的人氣部落客,
也是Podcast 節目「What's Essential的節目主持人。
葛瑞格的第一本暢銷書,書名叫做「少,但是更好」。全球銷售超過100萬本。
那為什麼當初我會想要讀這本「努力,但不費力」呢?
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可以更簡單一點的方法,當然要認真學啊,你說對不對?!
當然也是因為上一本書「少,但是更好」顛覆了大家一般固有的觀念:
「我要很努力、很早起,拼命到半夜,還得學很多東西、很聰明,才能成功!」
而 「努力,但不費力」這本書是延續上一本書的觀念,著重在教大家如何實際行動的方法。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!
📕「努力但不費力」
這本書內文主要分為三大部份,
分別是「不費力的狀態」「不費力的行動」、「不費力的結果」
「不費力的狀態」指的是在比較偏向內心的精神層面的狀態。
「不費力的行動」指的就是你經過思考跟選擇要去採取的一些行動。
「不費力的結果」主要是由前面的這個「狀態」加上「行動」,
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些結果, 作者也有提出一些自動化跟擴張的方法。
✦ 第一部份:不費力的狀態:提高專注力
▸ 一:「翻轉」會不會解決的方法其實可以很簡單?
要經常問自己這句話:這件事情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能達到目標?
只要把複雜事排除,就算只有一點點動力,也能讓重要的事有進度。
巴菲特說:「我不想跳七高的欄杆,我會到處找一呎高的欄杆,隨便一步就跨過去了! 」
我超喜歡這句話,是呀,為什麼一定要去挑戰那種很困難的事情呢?
有比較簡單的事情,又能達到同樣的結果,做了又很有成就感,為什麼不直接去做呢?!
▸ 二:「享受」會不會其實可以很有趣?
重要的事不是每件都有趣,但我們可以把樂趣自己加進去。
在行動中獲得愉悅,方法是結合「獎賞」。
我有時候工作覺得有點倦怠感的時候,我也會用獎賞自己的方式。
我用的獎賞成本比較低,就是一個甜筒或是一杯珍奶!就大滿足了~
▸ 三:「釋放」放下的力量
感恩是一種強大的催化劑,它讓負面情緒無法存在。
如果一句話用「抱怨」開頭,就用「感恩」結尾。
專注在內心感恩的事物,效果是立竿見影的。
我想這一點也不難做,最主要是養成習慣。
當然也要配合作者有提到的察覺。
我得先察覺到自己正在抱怨,然後才能夠提醒自己,等一下要用一句感恩的話做結尾。
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身邊有些人經常在抱怨,但是他們沒有發現他們在抱怨,
他們只覺得他們在「陳述」一件事實,並沒有發現他們在陳述這件事實的時候,
其實帶著怒氣,帶著受傷害的感覺,那個其實就是在抱怨了。
所以我想要做到這一點呢,你得先做到「察覺」這件事!
▸ 四:「休息」什麼都不做的藝術
學會放鬆,避免耗盡精力,練習不可過量。
研究發現:表現最好的運動員、音樂家、棋手和作家,分3個時段練習。
每個時段60-90分鐘,各時段之間有休息時間。
而休息次數較少或休息時間較短的人,表現就沒那麼好!
只要「休息」,即使只有10分鐘,也能重新進入不費力的狀態。
「睡眠足夠」讓思緒變敏捷、更有創意、也更專注在當下。
作者建議用「上午」精神最好的時候處理最重要的工作。
我自己也覺得最重要的工作能夠在一開始就先處理完畢,
心裡就比較不會有壓力,也會比較有成就感,自我滿意度會提高,
大家可以試試看喔!
▸ 五:「察覺」看清事物的方法
活在當下的方法:不要想過去,也不要想未來。這點我真的覺得是非常難。
因為我們的人的思緒都是飄來飄去的,
盡量在想到過去跟想到未來的時候,就趕快把思緒回到現在,
但我想應該也都是經由練習還是可以做得到的!
「當下的力量」作者艾克哈特說:「活在當下,就是放鬆的本質」。
不要理會環境中的雜訊。
有一項研究發現,經由訓練「注意力肌肉」,每個人都能專注在重要的任務上,而忽略無關痛癢的事情。
這個呢在小朋友看卡通的時候最明顯了,因為旁邊別人在講話他都聽不到。
(我從小就是標準電視兒童😉)
「不費力的狀態」就是「隨時察覺、反應靈敏、活在當下」的狀態,這部分就是身心靈的領域囉!
作者建議大家每天做5個練習,大家可以試試看,看起來不難,
但是做起來我想還是有點難度!主要是「養成習慣」吧!
1、給自己一個空間獨處2分鐘。
2、讓身體休息2分鐘
3、讓精神放鬆2分鐘 ,這一點應該非常困難吧
4、釋放受困的心2分鐘
5、在感恩中深呼吸2分鐘。
重覆以上5個步驟3遍,記得要重複三遍並不是做一遍就好了
✦ 第二部份、不費力的行動:如何把重要的工作變簡單
▸ 一:「界定」界定「完成」的樣子
用「數字」界定完成的樣貌。
「數字=具體」「具體=數字」(大家背起來吧!)
例如:我要幫助講師用直播講座賣出高價線上課。
改成「在2030年以前,我要幫助1000名講師能能獨立用直播講座賣出高價線上課!」
目標是「盡量少花力氣來完成重要的事」!
所以要列出達成目標的「成功必要步驟清單。」
通常我們表現最好的時候,都是毫不費力的狀態,甚至沒有特別做什麼事來讓事情發生。
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如行雲流水,這就是「做重要事情的甜蜜點」
▸ 二:「起跑」顯而易見的第一步
採取最簡單最小可行的行動。
矽谷思維有一項原則:開發最小可行性產品。
最小可行性產品的定義:讓生產團隊用最小的力氣,從客戶那裏搜集到最多驗證後的學習心得。
例1:重要計畫是「推出新產品」,顯而易見的第一步就是「在雲端開一個檔案,把想到的點子寫上去」。
例2: 重要計劃是「完成一份大報告」,顯而易見的第一步是「找來紙筆」。
▸ 三:「簡化」從零開始
最簡單的步驟就是「沒有步驟」。
問自己:「要完成這個目標,最少需要哪些步驟?」
當過學生的都知道你完成作業至少還有個分數,總比沒有完成作業好。也比畫足添蛇好得多。
▸ 四:「推進」產出垃圾的勇氣
要接受做出來的東西是垃圾,不管多醜都沒關係,這樣你才能很快改正、重新設計。
失敗的成本愈低愈好。從降低標準讓自己開始去做。
▸ 五:「步調」慢即穩,穩即快。
每天工作設定上限及下限。
作者舉例:每天至少要完成一件事。至多完成2件事。
大幅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就是「在還有力氣的時候停下工作。」
千萬不要每天要做到耗盡力氣!
我之前有一陣子一直很拼命的做到半夜,結果呢隔天就完全都不能動了,
這樣子一點都沒有比較有效率!
所以我現在就調整了自己的工作項目,
每一天最多做幾項,最少做幾項,有進度就好,
只要每天保持有進度自然而然就會有成果,而且在工作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太累。
我也會在晚上10點半左右盡量就不要再去用電腦!
✦ 第三部份、不費力的成果:如何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成果
▸ 一:「學習」善用殘餘價值
學習一次,受用無窮。
投資時間學習高價值技能,例如:學會使用某個軟體,之後就能一直使用。
例:我學會使用AI之後,有很多經常性的工作能節省掉8成的時間,
像是經常需要產出的標題、宣傳文案、講座主題、包括課程大綱的分類整理、
影音逐字稿的生成,原本需要一星期的工作,都能在一小時內完成!
也許我初期得投資3小時學習,
但後面卻是省下30小時、300小時的工作時間!
▸ 二:「提升」教別人來學習
教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。
當你教別人的時候,你會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,然後去補強。
這也是我當初開設「數位AI課」的原因,
「做中學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!
▸ 三:「捕捉」把學到的記錄下來
把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,建立自己的知識庫。
我通常有兩個方式,一個是若學到的東西跟我的課程內容有相關,
我就錄成課程,放進課程裏去,等於也是我自己的課程筆記本的概念,
另一方式,若學到的東西是暫時用不到,但未來可能需要的,
我會放在keep裏,因為一陣子我會斷捨離用不到的資訊,
我覺得keep最簡單,因為雲端同步、擴展太多時很容易覺得心煩,
那就是我資訊斷捨離的時候!
▸ 四:「自動化」讓系統為你工作
建立系統和流程,讓事情自動運作。
目前正在建立中
▸ 五:「信任」委託給對的人
找到對的人,把事情委託給他們。
我目前委托的有:會計師、助教、偶爾會有直播講座主持控場,
都是為了更節省自己的時間心力委外的,
雖然我是一人公司,但我不認為應該要一人統包全部工作,
所以我也要委外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如何把工作交托出去,
對抗自己的不安全感跟掌控慾!😉
✦ 免費資源
想要更多實用的創業行銷資源嗎?
👉 點擊這裡獲取免費資源
---
溫蒂老師(雅雯)
-用心教學/以愛經營/恩典滿滿-
優雅學院官網 | 溫蒂老師Line官方 | 文章 | Youtube | 免費諮詢